【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巡礼】吴松:亲历见证乡村教育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8-12-21 12:44 来源:

太和九义校是我市一所山区学校,教师吴松一家三代在太和学校任教。改革开放40年来,吴松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与之同行,亲历见证乡村教育的巨大变化。

在太和九义校的一间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安静地听着课,台上正在讲解化学公式的就是吴松老师。吴松进入教师行列已30多年,一家三代坚守在乡村教育战线上。吴松说,他是唱着《春天的故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的,见证和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育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前,吴松外公就在太和学校任教。那时校园不过1000多平方米,教学楼是一楼一底的瓦房,冬天冷、夏天漏雨。“周末时,老师都要到农家拿一些木板、木头修补教舍。”吴松告诉记者,40年来,山区镇乡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学环境的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太和学校的校舍经过了一次次翻新、净化、亮化、美化。

平整的水泥操场、文化气息浓厚的教学走廊、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绿茵茵的小型足球场、干净整洁的餐厅……现在的太和九义校,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除了环境的改变,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吴松说,过去许多家长认为读书没有用,山区孩子的辍学率很高,“家长为了生计,不希望孩子读很多书,很早就让孩子回去务农,我母亲80年代任教时常常家访,去找孩子们回来读书,而且还常常为孩子们贴补一些书本费。”

吴松母亲教书的年代,山区教学主要以扫盲为主。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对于小学、初中阶段学校,我市从2004年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并逐年加大免费学生比例,到2008年已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大大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

从乡村孩子上不起学,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学杂费全免,改革开放让义务教育真正做到了“一个不能少”。同时,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一大批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师资队伍力量也逐渐加强,这也让山区教育有了质的变化。

“书本费、学杂费国家减免了,而且还给学生配营养餐,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有补贴,孩子辍学率明显减少。在80年代,我刚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学校还有很多民办老师、代课老师,后来,到我们学校任教的门槛都很高,都是本科毕业,师资力量也大大提升了。”吴松说。

近十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逐年缩小,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逐步均衡。

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太和学校发生了改变,整个山村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太和学校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大山里走了出去。吴松说,很庆幸自己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成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生力军,“我们山村学校正向小而优的精美学校方向发展,相信今后我们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满意教育,我们邛崃的教育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