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源”成都市首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评选近日揭晓,我市幸福崃道·田园绿道成功上榜。此次评选旨在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决策部署,构建品牌创造和品牌输出良性循环。活动共有成都市17个区(市、县)参与,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从140个推选案例中,精选了令都市人向往的十个乡村生活方式、十大鲜活创新的基层案例。
11月12日,在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举行了“牢记总书记嘱托,交出新时代答卷”为主题的“天府源”成都市首届乡村振兴“十大案例”评选活动暨颁奖晚会。活动中,由普通村民、新村民、返乡大学生、农民工等自编自导的20个进入决赛案例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邛崃市牟礼镇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荣获“入围奖”,邛崃市幸福崃道·田园绿道荣获“十大案例”案例奖,邛崃市荣获“十大案例”优秀组织奖。
据悉,“幸福崃道·田园绿道”项目是我市结合成都市天府绿道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举措之一。项目位于成新蒲快速路邛崃段道路两侧,是邛崃“成新蒲”乡村振兴示范片“一带三区一环多点”总体布局中的天府田园绿道环线,全线单边13公里、往返26公里。全线沿途串联稻鱼种养区、葡萄园产业园、特色林盘等农业产业旅游元素,形成精品田园农业旅游线,促进一三产业融合互动,预计沿线增加游客8万人次/年,旅游创收近千万元。
“幸福崃道·田园绿道”串联的邛崃市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是首批获得“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命名的区域。该区域重点发展“稻虾”等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预计亩平增收约1万元,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区域以邛崃稻渔源农业合作联社为主体,按照“五统一”标准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5万亩,组建企业联盟,探索“龙头企业+合作联社+种养大户(农户)”产业化合作模式,争创“邛崃渔香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我市已累计建成绿道约86.7公里,正规划“邛茶走廊”14公里、“种业走廊”23.9公里、“水美乡村”16公里、“茶马绿道”2.8公里、“果香走廊”15公里等多种田园绿道共71.7公里,并即将开工建设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