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修竹环肆、青砖白瓦,这是川西坝子独有的绝美图画。乡村振兴战略中,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是成都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工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林盘修复不仅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川西田园风光,更盘活了乡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全面复苏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8年,我市实施羊安春界林盘群、固驿镇仁孝林盘等15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平乐镇关帝村黄连木林盘、临济镇高坡坡林盘、临济镇石头场河滨林盘、卧龙镇陈大师林盘等项目已完工,其他项目正在有序进行。
新修复的川西林盘究竟是啥样?美丽乡村究竟有多美?乡村林盘都有哪些好玩好耍好看的?即日起,本网陆续对我市已打造完成的林盘进行探访,为读者呈现川西林盘中的美丽乡村。
关帝村位于平乐古镇西北,距离集镇核心区1.5公里。经过两年扶贫攻坚,曾经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一个以林盘为纽带,串联起全域旅游和农业产业的美丽乡村渐成规模。
享受乡村别墅的舒适安逸,与数百年珍稀古木对话,沿步行游道在山野之间自由漫步,感受古色古香的周家大院魅力,在特色民宿流连一晚,在产业基地现摘李子杨梅……如今在关帝村,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为游客带来意外惊喜和不寻常的乡村旅游体验。与此同时,全域乡村旅游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信心,不少村民发展产业、开民宿搞旅游,在林盘修复中尝到甜头。
漫步林盘 感受诗意田园
黄连木林盘位于关帝村17组。顾名思义,是围绕一棵黄连木打造的林盘聚落。从关帝村村委会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而上,古树就在半山坡公路上,大树粗壮茂盛,需数人合抱,一到树下便可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气息。
“黄连木生长慢且价值高,川西南地区稀少,这颗黄连木据考证有500-700年历史,所以异常珍贵。”关帝村支部书记徐进明介绍,整个林盘按照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的原则,对古木进行保护,围绕古木修建观景台、步行游道等游览设施。
沿着石梯走到古树尽头的观景凉亭,整个关帝村美景尽收眼底。美丽的关帝新村点缀在群山之间,远处的云雾与青山融为一体,显得十分美丽壮观。公路间隔不远,红砂石步行游道延伸到山间,游客可以沿着步行游道,漫步在满山的林木之间。
林盘内,20户人家的房屋散落在竹林和溪流边,农房都进行了统一风貌打造,简单的白墙黛瓦,便让人体味到浓郁的川西风味。
林盘紧挨关帝新村。逛完林盘,便可到新村内走一走。在这里,一座座韵味十足的川西民居“别墅”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的花园都圈了竹篱笆,篱笆内各色鲜花正开得娇艳。
建于清末明初的周家大院居于别墅之间。大宅约1000平方米,院落架构、建筑门窗、雕花构建等均为川西建筑特色。通过修缮和整体风貌打造,大院成了集文化展示、民宿传承、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精品民宿——“关帝小舍”。坐在天井中品品茶,是个不错的选择。
农旅融合 产业带动增收
周家大院紧挨白沫江滨河景观带,一排标准的“河景房”对河而立,门前是小溪竹海。徐进明告诉记者,通过“关帝小舍”的打造,形成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目前在河滨地带有70多间闲置房屋,村里鼓励老百姓发展民宿产业,“通过发动老百姓打造民宿,可以增强我们关帝村旅游居住条件,让游客来有玩的、有吃的、有住的。”
穿过房屋,是2014年开始打造的脆红李采摘基地。“ 把村庄变成景区 ,把荒山变成公园”,基地门口,一排红色大字异常醒目。经过三年努力,曾经的荒山仿若公园。公路两侧果林绵延不断,李子挂满枝头,不少游客正在采摘, 5元一斤的价格很受欢迎。
种植户吴丹正在招呼客人,脸上写满笑容,她告诉记者说,“ 2014年村上组织出去考察,鼓励我们种植李子,把荒山荒坡变废为宝。今年我的果园第一次挂果,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光守着果园,就能增收不少。 ”
围绕黄连木林盘,目前关帝村已经形成350亩杨梅基地、700亩脆红李产业园、500亩林下中药材和130亩柑橘园,还注册了“白沫江”品牌。
“我们的多彩经果林采摘园区开始投产,产业初具规模。”徐进明告诉记者,此前黄连木林盘区域大多是荒坡,老百姓以竹林为主产业,收入较低,通过林盘改造,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围绕黄连木林盘打造经果产业园,同时依托黄连木休闲旅游区,将村庄内经果产业园区进行了有机串联,“利用平乐古镇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到关帝村游玩,同时也可以带动果园采摘,形成一三产业互动。 ”
对于下一步发展,徐进明还有自己的打算: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精品民宿、乡村酒店,让关帝村成为游客周末游玩的好去处,努力建成农旅融合的文化旅游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