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升学宴”变味 让喜悦回归纯粹

发表时间:2025-07-31 09:14 来源:

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这是学子勤学苦读的硕果,是父母殷切期盼的实现,也是师长辛勤耕耘的见证,本是一件值得全社会共同庆贺的美事。然而,近年来,变味的“升学宴”“谢师宴”却愈演愈烈,让这份喜悦逐渐变了质。

如今,不少“升学宴”“谢师宴”早已脱离了感恩与庆贺的初衷,沦为了攀比排场、炫耀财富的舞台。宴席的规格越来越高,菜品越来越奢华,一桌宴席动辄上千甚至数千元,有的家庭为了面子,甚至不惜举债操办,让喜悦变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奢靡之风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压力,还在社会上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更令人担忧的是,变味的宴席让感恩也变成了形式,消解了传统礼仪的精神内核。原本学生对师长的感恩之情,在觥筹交错的奢华宴席中被稀释,真挚的情感被功利化,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这种不良风气中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中国自古有“束脩礼”表达尊师重道,核心在于礼轻情意重。而今,鲍鱼海参替代了束脩一束,红包厚度盖过了感恩真心。部分学生认为“不办宴席就是不尊重老师”,这种认知偏差背后,是传统礼仪在物质主义冲击下的传承断裂。

面对这种情况,倡导文明、质朴的庆贺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可以用更有意义的方式来表达喜悦与感恩。比如,学生可以亲手为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回顾师生相处的点滴,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家人之间可以围坐在一起,做一顿家常菜,在温馨的氛围中分享成功的喜悦;还可以选择公益庆贺的方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资助贫困学子,传递社会温暖,让升学的意义更加深远。倡导新风,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家长要以身作则,摒弃陈旧观念,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学校和社会可以加强宣传引导,弘扬勤俭节约、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营造文明庆贺的良好氛围。

喜事何必竞奢靡,清茶笑语两相宜。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文明的方式庆贺升学,用实际行动传承美德、涵养家风,共同树立健康向上、崇俭戒奢的时代新风,让每一份金榜题名的喜悦都更加纯粹、更有意义。(邛崃评论员 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