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近日报道,从2020年暑假起,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超、史星宇把清朝文人、美食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翻译”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吸引了不少读者“追更”。(5月6日 《光明日报》)
普通人接触的是现代白话文,阅读古籍里的古代白话文、文言文,还是存在一定难度。换言之,古籍只有少数人会读,多数人不接触。为“古籍生活化”叫好,在于专业人士把古籍转化为通俗的生活场景,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亲近现代人。
今天,我们的生活处处体现古老文明的薪火相传,有习俗也有建筑。尽管古籍远离人群,但是价值的因子,就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古籍的生活化不存在接受上的阻力,相反让我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流光溢彩。因此,古籍不应该躺在旧纸堆里,它们应该回归到生活,其携带的价值依旧可以造福当代。
古籍的生活化,不仅仅是局限于文字的转化,还应是多维度的展现。就像把《随园食单》转化为菜肴,古籍场景转化为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它们都受到现代人的追捧。这让我们也反思文化的传承问题,固然需要一批专才来学习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但是也不能忽略广大普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
找到古籍与大众的交汇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生活化的古籍表现方式。这一切,无疑对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我们强调的“古籍生活化”,不是为获取流量的庸俗化、娱乐化,这样会伤及古籍内容的价值厚度。
事实上,古籍走进当代的生活,是以轻便的姿态出现,通过专家的解读、艺术的设计、网络的应用,把内涵的价值因子传递给千家万户。唯有如此,古籍里的传统价值才会收获更多粉丝,让人人叫好。(邛崃评论员 清平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