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中小学生减负时,我们常常陷入单线条思维,要么是单方面批评家长的非理性“烧钱”方式,要么是把责任都扣在学校和老师头上。在笔者看来,所有的减负问题都不能简单归因,它是一道事关多方的复杂综合题。
不得不承认,升学率依然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升学率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于家长而言,好学校就意味着好前程,没有哪个家长敢将孩子真正放养。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减负倡导了那么多年,成效却并不显著的原因。
减负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促。一方面,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管监督。如最近西安市教育局就发布了《西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其中就有“不准课上不讲课下讲”、“不准让学生家长批改或让学生代改作业”等硬性规定,严格约束教育不作为、推卸教育责任等行为。监管到位,令行禁止,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杜绝教育过程中的违规问题。
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要互相理解。互相抱怨和指责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在矛盾中加重学生的负担。要通过积极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日常习惯,做到科学安排、对症下药,以减少盲目教学带来的重复性学习。同时,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也要主动作为,减少或杜绝中小学生培训类学校主体资格的申请,给培训热及时降温。
“牵一发而动全身”,减负绝不是单方面的问题,需要制度层面、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孩子的未来需要我们的耐心和时间,又需要我们的细心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