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命名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激发全社会参与学雷锋活动热情,集聚道德建设正能量,推动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2月27日 新华社)
又是一年“学雷锋月”,不出意外,全国各地将展开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但纵观历年各地的学雷锋活动,他们更多的是做志愿者,维护交通秩序、清扫景区垃圾等是最常见的活动,因为很多人理解雷锋精神是助人为乐、无私风险精神,就是做好人好事。
几十年来,人们学雷锋的热度不减,没有丧失号召力和生命力,其实因为雷锋精神有更多内涵,而不是单纯的做好人。雷锋是个宽厚的人,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雷锋是个节俭的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的生活及其自律;雷锋是个积极向上的人,把学习当成一项任务来抓;雷锋是个敬业的人,“螺丝钉”精神美名扬……我们将雷锋精神归结为志愿者,简单地理解为做好好事,这是对雷锋精神的缩小,也会造成对其精神的简单模仿。
雷锋精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道德范本。虽然平凡,但他热爱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对未来充满希望,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生命个体,是个把平凡生命与国家建设融入一体的典范。这正是我们不少现代人身上缺失的品质,我们被浮躁、功利、好高骛远等社会噪音携裹着,想要得到得太多,反而一事无成。而雷锋精神正是对抗这种喧嚣和浮躁的有效手段,它与实用主义不同,更多地强调利他。
雷锋精神拥有与进俱进的品质,永不过时,在新的时代,雷锋精神应有新的内涵。而我们现代人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不仅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扩大,而是更加狭隘片面的理解,如此学雷锋,无疑学不到精髓。雷锋精神见于日常的点滴,比如说“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见义勇为精神,工作中要有敬业精神,旅途中要有文明素养,出国时要有爱情精神等等,这都是雷锋精神的时代体现。如果再一味地将“好人好事”与雷锋精神挂钩,必然会让它丧失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清平斐)